今天聊聊我是如何赚到人生第一个一百万的。
简单来说,我通过淘宝客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
一百万说多其实并不多,毕竟在北上广付个首付可能都费劲。说少也不少,月薪 5000 的话要存 20 年不吃不喝不开销。
其实早在多年以前,我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如果我是一个 985 211 毕业的高材生,可以靠着自己的技术,聪明才智在大企业去当个高级打工仔,年薪或许有几十或者上百万,买房生活没什么问题,或许跟着公司干上市了还能拿到原始股,岂不是美滋滋?
再或者我是一个清华,北大毕业的高材生,靠着这批中国顶尖的同学资源,社交背景,在找到一些优秀的合伙人,拿着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投资,或许能在成就一番事业,因为中国牛逼的人都在这里了。
当然,当然,当然,我跟大多数人一样,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想要活的好一点并不容易。
最好的资源都被上面的人占领了,好的人才也都在那里,比方说南开大学毕业的张一鸣。
如果你非要举例子,某某人没上过好大学最后混成了 XXX,我不跟你杠,你说的都对,因为我曾经也这么认为,但是从比例上看呢?
当个普通打工仔占多少?月薪 5K?10K?
所以我勇敢的选择了创业。
但是我不得不面临一个事实,都知道打工不赚钱,都知道创业当老板赚钱,那为什么中国依然贫富差距这么大?依然这么多收入低的人?
那这就代表着,创业并没有那么容易,失败率是极高的。
这一点就代表着,即便我们从开始去创业,也是要像上学一样,需要脱颖而出的。
只是从固定的学习课程变为不固定的社会课程,一样是需要学习,一样需要进步,一样需要探索,在这个时候,一样要各凭本事,看谁能笑到最后。
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不断的付出和努力,才有可能超越那些学习不如你,付出不如你的人。
回到主题,我是如何赚到第一个一百万的?
时间回到 2015 年底第一次出来工作的时候。
那个时候是比较迷茫的,对所有事物都是好奇的,对所有行业都是向往的。
最开始的我就是勤勤恳恳的工作,给周围的人交好关系,对未来迷茫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手上的事情,将手上的事情做好。
与其迷茫与彷徨,不如踏踏实实做好手上的事情,让周围的人觉得我是个靠谱的人,有能力的人,这样等机会来了才能真正到我手里。
真正开始创业是在 2016 年,从那至今快五年的时间,都是从事一个行业。
就是淘宝客行业,虽然现在涉及一些淘宝客周边的项目,以及多平台的 CPS 变现项目,但是性质都没有变。
当然期间是有机会去涉足别的行业,也可以做的不错,但是都依然坚守了自己的选择。
入行的时候也是很简单很普通,就是看到有一个同事在做这样的一件事情,自己也想去操作,但是摸不到门路,好在有一个另外的同事愿意在前期给予一定的帮助。
至于为什么帮我,我觉得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平时勤勤恳恳的工作,为人靠谱讲究,虽然上班的时候一年可能都赚不到十万块钱,但是起步本身就是艰难的。
在我看来做生意分为几个类型:
1、技术型
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去做一件事情,或一个项目,很容易做的很好,有技术在,不怕被淘汰。
2、资源型
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可以获
取一定的信息差,适合所有生意的本质,低买高卖。
3、营销型
有一定的营销能力,个人塑造能力,能把黑的营销成白的,能把普通的产品卖出高价并且成交,就像一款很普通的产品通过包装变成了很牛逼的产品,并且花钱的人还觉得物超所值。
4、流量型
有流量挖掘的能力,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线下,有源源不断的流量,就有源源不断的钱,即便是其他方面做得不是特别出色,但是一样不影响赚钱。
5、运营型
超强的运营管理能力,能将每个人,每个用户发挥出很大的作用,比方说能让员工干劲十足,能让用户们提高关注,依靠运营让一个人产生高的价值,在结合付费流量,一样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6、其他类型
中国永远不缺牛逼的人才。
我必须先将自己分为哪一种类型的人,或者是可以朝着哪方面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然后去决定去不去做这件事情,尽量将成功率提高。
不然失败了不仅是经济上、时间上的损失,更多的是心态上、信心上的损失。
当时了解到淘宝客这个行业的时候,最初的理解是,这是个流量的生意,也就意味着是流量型选手能存活,为什么我把自己定位成流量型选手呢?
因为我多次提到过,我在网瘾少年那段时间,带领一个新帮会打穿了六个服务器,排行全部第一,我是如何做到这样的?
靠的就是流量,有足够的帮会成员,有足够的人跟着你,那就足够了,人手不够去别的帮会啦,管理不够从别的帮会挖,一步步一点点成长,该营销营销,该借势借势。
我最初就将淘客定位成这样,那时候还没有涉及到如何去运营,如何更精细化操作这一类。
我投的第一波流量是带风险性的,但是真正赚钱并不是第一波流量真正带给我的财富。
为什么这么说?
我当时了解淘宝客的时候,是在 QQ 群操作的,第一波流量是做的快手付费流量。
当时在 16 年的时候,我关注过那些做菜的主播,发现他们平时会接一些微商广告,或者卖货的广告。
当时也不懂,也没有任何对接平台的资源和渠道,就是直接添加主播签名上的微信。
大家不要觉得网红或者有几十万粉丝就高不可攀,在当时变现能力匮乏的情况下那些几十万粉丝的小网红急需变现。
当时关注做菜的又是一些宝妈居多,当时的单价是按照一个 Q 群算的。
一个 QQ 群是 2000 人,从最开始的报价 4000、5000、6000,甚至涨到最后的 8000、10000。
我当时用了仅有的一万多存款,加上**的 8000 多额度在最便宜的时候跑了将近 5 个 QQ 群。
入行的第二个月,因为有新流量的进驻,加上粉丝价格比较便宜,基本上第二个月佣金就破了两万,在当时的情况下,资金有限,而且是要确保第二个月佣金结算提出来之后才能继续的进行流量复投。
当后面不仅粉丝的单价涨了,重复的粉丝也越来越多了,慢慢的就将流量渠道停掉了。
当时算赚到了第一个三万块钱,我记得当时第一个月佣金接近两万,第二个月 1.6 万,第三个月 1.2 万,陆陆续续的下降。
当时将佣金下降的原因归类于马上要过年了,所以降了等到第二年开春就会恢复,这个当然是我想的太简单了,在现有流量已经快支撑不住收入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必须要想新办法。
那个时候决定正式辞职创业。
直到 2017 年初,发现业绩并没有上涨,决定转到微信群去做微信淘宝客。
当时竟然把微信群不能禁言这种事情当成困难,在当时的理解内,不能禁言就会被捣乱,被炸群,完全没有想到过这样的群更活跃,关注度更高。
这时候,去掉投资的两万块钱,其实只赚了 3 万左右,平均三四个月,一个月收入在一万左右,并不多,这次投资我很幸运,没有一下摔死,当然也没有一下就起飞。
当开始做微信群的时候,我没有好的渠道做付费流量,只能把当时 QQ 群的用户让他们加微信,QQ 群也一直挂机在发单,能有多少加微信的就拉多少进群。
好在,加上自己的亲戚朋友,加上从 QQ 群导流的人,拉满了第一个微信群,当时的产出就把我震惊到了,200、300甚至有时候更高,那个时候我虽然能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但是奈何没有好的流量渠道。
等也不是办法,于是发挥我自己的特长,用时间去换粉丝,用情感去拴住用户。
那个时候很多微信的发单软件刚出来,功能并不完善,转链接有时候都用淘宝联盟的 PC 端后台手动转链接,估计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了。
当时基本上进群的都会有好友,每天不断的私聊每个群内的用户,让他们帮忙邀请好友进群,一般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正常沟通,解决问题,或者是回访,例如问一下在这个群里买的东西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问题,类似的人文关怀。
第二个阶段,表明诉求,请求帮助,卖惨求助,激起同情,可能说出来大家会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