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绝对是2020年最火的项目之一。
但是,做好短视频绝非容易之事,今年疫情之后开始入局短视频。6月份正式进场,并且一直用一线的实战数据来记录我们的点点滴滴。
这个系列文章,应该在5到6篇。
我们没有动辄上千万的销售图,也没有动辄几百万粉丝的大V号,我们只有每天在豆荚里面充值的真实预算,只有对背后投资回报率的衡量。毕竟我们专业竞价出身,所以对于每一个事情都希望通过广告模式介入,并且最终通过直接变现的方式来完成整个闭环。
如下图,这是昨天晚上的数据
(这个款最近三天新上)
新上的款,测试了一周开始放量,广告圈已经基本上跑通了里面的闭环链接,整体的测试方向完全OK。
(抖老板排行)
这个款从23号开始,24号的数据是排名87,一天时间到了55名。这是其中一个款在整个的排名,所以豆荚对款的依赖非常高,对供应链也是一个挑战。目前我们在自有别墅里面组建了十多人的豆荚技术团队以及直播团队,因为豆荚晚上直播,所以给员工直接提供食宿。
我们也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豆荚测试团队,因为没有先发优势(厦门帮做的最早产业链最为成熟),所以都是在自己组件团队的情况下摸索。经过长达5个多月的梳理测试,最终成果得以显现。
一个月亏损25万
一开始的抖音规划,我们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结合青岛的优势,做海鲜类目;第二个就是自己做IP;第三个就是在研究同行的前提下消化吸收做同类型的项目。
第一个和第二个项目,短短一个月投入60多万,亏损25万,基本上完败收场,最终我总结认为有如下原因:
1,做IP做流量本身就不是我们的基因,没有耐心也做不好;
2,不要总觉得我有什么货源优势就卖什么,没有先发优势没有用;
3,自己擅长什么就干什么。
如下图,这是某海鲜卖家的部分销售情况:
(一个月一百万)
最终我们复盘的时候发现,这种模式不适合我们直接去做。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这帮做海鲜的起步比较早,起步的时候粉丝比较好获取,并且转化率高,这波红利应该是出现在2019年年底之前。
第二个是没有供应链优势,没办法最大限度压低价格,在价格成本方面没法与他们PK,最终难以为继。
在屡屡碰壁之后,我们选择了海苔作为切入点。
事实证明,还是失败。
与厂家谈好了最低价,我们海苔高峰期推广了十天时间,每天500票左右。
这是当初我们的视频截图
(出单是出单,货源太贵)
看看豆荚后台截图部分:
两千块钱,干了3000业绩。
货源快递就去了一半,一个2000的豆荚平均亏损就在1000左右,逐渐入不敷出。
最终我们选择价格提升到79.9,换来的是转化率急剧下滑。
此路不通,产品有问题,打法有问题。
最终包括存货,广告费,人员开支,仓储费用,差不多倒贴进去25万。
我一再强调,不要老是觉得自己牛B,其实脱离了红利,啥都不是。大家必须要有空怀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虽然亏点钱,但是对我们来说没有影响。
而另外一条战线,我们拍视频做IP,签了8万的合同,最终执行到3万,还有5万没有要回来……最终我们不想拍了,浪费人力成本。
代运营,做IP,都是扯淡的。
咱就是简简单单选个品,卖点货,赚点钱。
以上,是两条战线完全溃退的纪实。
赚50万
与此同时,我们另外一只团队,开始了艰苦创业。
因为前些年我的合伙人一起做直营,积累了资金,然后在青岛买了个别墅……最后发现好像年轻人不适合居住,一直闲置。
然后就火速装修,拉来精干团队,投入到第三场战役。
模仿—复制—创新。
(别墅一角)
然后,开始了一路狂飙。
如上图所示
首先是转化率方面:比我们卖海苔海产品转化率提升了两到三倍。因为我们最终摸清人抖音这些人的属性,所以在做素材的时候一定是按照这个人群的特点去做。这一点非常重要。
广告投放方面,这是一个大坑。
因为我们可能看到同行的广告在线,但是他的设置没法看到,这是最难的。
但是我是专业做广告测试的,ABC测试都不在话下。
然后我们发现广告的投放与素材,人群,地域息息相关。
1,不同的产品,针对的群体不同;
2,相同的产品。针对的套餐不同;
3,女性的产品投男性;
4,男性的产品投女性。
如上几段话,是我们耗费300多万广告费测试的一些基础结论,但是